推广 热搜: 英语  高中  小学  化学  数学  初中 

清华北大破格录取三名九零后编程高手

   日期:2024-12-11     来源:www.yljhjp.com    浏览:463    
文章简介:毛杰明、吕伟聪、吴尚分别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学生,都是九零后的大男生,但他们却凭着在信息学奥赛中的出色表现,比普通学生分别提前了一年、两年接到了清华、北大的橄榄枝。昨天,三位“编程达人”与记者推荐了我们的故事与经验。

  毛杰明、吕伟聪、吴尚分别是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学生,都是九零后的大男生,但他们却凭着在信息学奥赛中的出色表现,比普通学生分别提前了一年、两年接到了清华、北大的橄榄枝。昨天,三位“编程达人”与记者推荐了我们的故事与经验。

  “最强”毛杰明:四年卧薪尝胆拿下国际金牌

  去年十月,本报曾报道过毛杰明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金牌,提前一年被清华录取的消息。一年后,在15日刚刚结束的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,他又以世界第九的成绩拿下了金牌。“孩子5岁的时候家买了电脑,当时他还比桌子高不了多少。”父亲毛昽说儿子对编程一直很有兴趣。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,毛杰明所获的各种奖项数都数不过来,可偏偏在入选国家队上“卡”了四年。“可能是当时心态上不成熟。”考得不好毛杰明也会沮丧,这个时候毛昽就会拉着儿子绕着夫子庙“转圈圈”,“陪着他说话,直到他重新打起精神为止。”这“特殊减压法”使毛杰明最后突破了瓶颈,登上信息学奥赛金字塔的塔尖。

  “最快”吴尚:高中一年级就接到北大“橄榄枝”

  去年夏季,吴尚以南外理科班“状元”的身份高中入学;一年后,他又凭着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银牌1、的成绩,被北京大学直接录取并可以自由选取专业。和一般高中生相比,他的大学“入学倒计时”调快了两年。

  吴尚接触电脑编程时已经小学五年级了,并不算早,但小学六年级时他就获得了江苏小学组一等奖。上初中后学习任务加重,吴尚是“挤”出课余时间训练编程。吴尚说他非常重视解题过程。“看标准解法就像是其他人铺好了石头,走一个捷径给你看。即便了解了,自己上场实践时,还是束手无策。自己考虑或许会放不少无谓的石头,但时间长了就能游刃有余。”

  “最高”吕伟聪:获保送复旦资格却仍不止步

  在南外这三位编程高手中,吕伟聪是个子高、官衔高、眼光高。在2009全国信息学奥赛中荣获金牌,身为班长的吕伟聪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录取。

  六年级时,接触编程仅两个月的吕伟聪就拿了个省一等奖。在高中一年级的全省信息学联赛中,满分400分吕伟聪考了390分,获得了免试保送复旦大学的资格。这个已经让不少人羡慕的保送资格吕伟聪却完全“忽略”:“那时我还没过多地想上什么大学的事情,我的目的是再进一次省队。”当时想着进省队的吕伟聪目前不只已经是国家集训队的一员,还收成了北大的录取公告书。

  提醒:信息学不合适所有人“死磕”

  信息学考查的是智商与应用计算机解题的能力,考生通过撰写程序,完成题目的需要,并输出结果。这几年,知名大学对信息学奥赛尖子生的认同度愈加高,像南京外国语学校在全国屡屡获奖的贾志鹏,虽然才初二,北大就已与学校联系“摸底”。名校的见地左右着父母的抉择。不过和奥数一样,信息学也并不合适所有人。

  毛杰明的父亲毛昽告诉记者,小学时和儿子一样进入竞赛小组的有30多人,到了高中只剩下一两个。能坚持下来的不多,能走到“金字塔顶”的更少。各级考试角逐很激烈,只有国家集训队选拔出的前4名选手,才能参加国际奥赛。南京外国语学校吴效时老师告诉记者,信息学对学生的数学需要非常高。而且竞赛要占据很多时间,学生平衡得不好就会“两败俱伤”。除此之外,获奖学生的光环背后也有不少次的失败,遇挫时坚持也是尤为重要的。 唐颖娴 杨彦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